[致富经]令人绝望的大坑带来千万财 山东枣庄晁中明养鱼致富视频
[致富经养鱼视频]令人绝望的大坑如何带来千万财 20170306致富人物:山东枣庄市底阁镇晁中明,致富项目:养鱼。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懵了。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的绝望。出路在哪里?他放开胆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山东省枣庄市的晁中明,如何把绝望变成希望,把危险大坑变成金坑银坑,带动114户农户,创造3000多万的销售额。山东省枣庄市的底阁镇的村民睡一觉的功夫,500多亩的平地在一声巨响后,变成了一个深达两三米的大坑。当地一个叫晁中明的人,却在这样的塌陷区里发现了商机,还带动114户农户,创造3000多万的销售额。 (《致富经》 20170306 令人绝望的大坑如何带来千万财)
睡一觉的功夫,500多亩的平地在一声巨响后,变成了一个深达两三米的大坑,地塌了,这样吓人的事您经历过吗?在山东省枣庄市的底阁镇,这里的村民就摊上了。当地一个叫晁中明的人,却在这样的塌陷区里发现了商机,还一年创造了3000多万的销售额。他是怎样把塌陷区变成聚宝盆的呢?
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很遗憾地说,能开发的市场已经被开发了,能利用的资源早已被发掘了,细分市场也已经被细分得不能再细分了。然而今天晁中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看似没有出路的塌陷区,就是一种资源。善于发现,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可能变成商机。
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懵了。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的绝望。出路在哪里?他放开胆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山东省枣庄市的晁中明,如何把绝望变成希望,把危险大坑变成金坑银坑,带动114户农户,创造3000多万的销售额。
晁中明:来啊一二三。一二三。
这里是山东省枣庄市底阁镇的一片鱼塘。今天是鱼塘的主人晁中明拉网捕鱼的日子。鲤鱼属于底层鱼,要把鱼塘的水抽干了才能捕到。水抽干了的鱼塘,危机四伏。就连拉鱼上岸都得花一番心思。
晁中明:这个泥太深了,人走来走去不好走,必须用这个袋子拉,省人工。
记者:这样省劲。
晁中明:对对比较省劲。
淤泥再深,人还是要下到鱼塘去抓鱼的。看着晁中明轻轻松松就下到了鱼塘里。我们的记者张良也要下到鱼塘里去体验一把抓鱼。没想到,刚下去就动弹不了了。
张良:我现在是,坐在泥上,已经站不起来了,站起来腿已经(陷得)非常深了,泥巴特别深。
泥潭里抓鱼,被鱼甩得满脸都是泥点子不说。到了收工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村民:到泥里出不来了,泥也太深了。
俯卧式,仰卧式,有经验的都会找一个阻力小的姿势,让人拽上来。
晁中明:咱弟兄俩就是同甘苦共患难了这回。
可是我们的记者张良,1米8的大个,体重200斤。再怎么找姿势,也抵消不了阻力。只能硬拽。
旁白:他这体重得三个人。三个人。
张良:这会没力气了。
就连晁中明也需要救援。
晁忠明:泥太深了,没办法,再好的技术也爬不上来。
这个鱼塘的淤泥,足足有70公分深。正常鱼塘里的淤泥保持在30-50公分。三年清一回,捞完鱼晁忠明就会组织清理淤泥了。
70公分的淤泥,让人拔不出脚,迈不开腿。让人深陷其中,无能为力。然而这种无力感远远跟不上,这个地方曾经带给人们的绝望。
2003年5月的一天晚上,干了一天农活的底阁镇村民,大多都洗洗睡下了。一声巨响,让刚进入梦乡的村民全都蒙了。
康庄村村主任 田善平:响,响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康庄村 村民康玉远:跟在路上掀东西,掉下来那个动静一样。
康庄村村主任田善平:就怀疑是地震,就赶紧喊孩子,赶紧往外跑了当时。
第二天,大家伙才知道,这不是地震。是塌方!
原来,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地下富含石膏矿。从1996年开始,很多废弃的老旧石膏矿开始塌方。这些年来,塌方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好好的平地变成了塌陷区。现在这片塌陷区,却成了聚宝盆。晁中明的合作社3000多亩的鱼塘全是由塌陷区变成的,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3000多万元。这塌陷区是怎么变成聚宝盆的呢?
记者采访的时候。晁忠明把我们带到了一片沼泽地。这片沼泽地是由塌陷地演变而来的。刚塌方不久,还没有开始治理。当初村民们遭遇第一次塌方的时候,一筹莫展。
晁中明:这一片是咱石膏矿的塌陷地,由于多年的积水,把这个庄稼都淹了。你看现在这个庄稼也颗粒无收了,是好好土地塌下去了,农民农民你没有土地怎么生存。
塌陷区的困境在全国并不鲜见,各地都在治理。有的改造成湿地公园,有的复垦造地,补充耕地。
底阁镇政府从1998年开始,牵头治理塌陷区。将塌陷区改造成鱼塘。有些没有塌实的地方,也采用了人工干预的办法。 动画
段修明峄城区政法委副书记原底阁镇政府副镇长:采取人工放顶法,就是把支柱埋上炸药,自然把这一片,轰塌它,自然叫它落下来,这样就能避免,给上面,地面上,造成其它的不必要的损害。看不再塌陷了塌实了,放上水,放上鱼,也不会再渗漏了,我们能正常养鱼,能自然利用了。
然而到了2000年,鱼塘是改造好了,大家都在看稀罕,却没有人敢承包。
底阁镇康庄村 刘汉玉 :给谁谁不敢要,鱼塘,一分钱不要给你,都不敢要,不会养你赚不到钱,鱼病防治你也不会搞。
大伙都不敢承包,但是晁中明却敢。他又是哪来的胆量呢?
其实晁中明心里也同样有顾虑。可是他打心底里的“怕”,让他更加谨慎。
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晁忠明告诉记者,在徐州水产市场里,他有一个惊喜的发现。
这里是枣庄周边最大的水产市场。经销商在当地买鱼,还延续着很多当年的传统。一到年末,经销商专门来买鲤鱼。有的经销商不但买,还得一条一条的挑。
记者:您是从哪里来的?
经销商张安:安徽省灵璧县。过年过节一般送人送礼都需要这个。
记者:你今天挑的是几斤的。
张安:三四斤五六斤的。
晁中明:我看到他卖鱼的时候,有不少鱼贩子都过来拿鱼,有时候甚至鱼少的时候拿不到,感觉到这个销路是不成问题了。
晁忠明发现,鱼在市场上不愁销路。从徐州回来后,晁中明就大着胆子承包了9亩鱼塘。他也成了当地第一个承包鱼塘的人。
怕技术不过关,晁中明就看书自学养殖技术。
晁中明:这些书就是前几年,刚开始养鱼,对养鱼技术不太懂,通过这些书籍咱学习养鱼技术,和鱼病防治这一块。
除了踏踏实实地学技术,晁中明每天晚上都坚持巡2次塘。各个环节他都特别谨慎。然而就算他再谨慎,一件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