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周光旭找准市场空白种植花菇赚大钱
“没有想到,我从湖北金山市首年引进试种的花菇自10月上市后,现在每公斤鲜菇价格卖到20元!”11月25日,在四川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洋房村农民周光旭的露天花菇种植棚里看到,他正在棚里查看分层码放的一根根菌棒。周光旭说,因今年是试种,只培育了5000根菌棒,每天只能采摘50多公斤,护国镇上的3家餐厅就给全部认购了。
周光旭展示他的花菇
技术过硬 在外打拼
“花菇是香菇的一种,是香菇中的珍品,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天气越冷,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肉厚、细嫩、鲜美,食之有爽口感。”周光旭给笔者介绍,他20年前经亲友介绍到护国镇洋房村做了“上门女婿”后,就同妻子一直外出在昆明打工。与别人打工或进工地或进工厂不同的是,周光旭同妻子一起,一开始就在昆明城郊农村租地从家乡湖北金山引种露天花菇。由于周光旭从10多岁开始就学种花菇,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一套过硬的花菇种植技术。在昆明这20余年间,因当地从事花菇种植的人不多,虽然他培育的花菇菌棒每年只有1万根左右,但每年都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净收入。
返乡创业 试种成功
2017年10月,为了照顾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周光旭和妻子就放弃了在昆明的花菇产业返乡。回乡后,他对菌类市场调查发现,在护国镇甚至纳溪区农村,虽然种菌菇的人不少,但花菇种植还是空白。“纳溪城乡市场竟然没有人种植花菇,我为啥不发展花菇产业呢,既照顾了父母,又增加家庭收入。”
护国镇洋房村地处乌蒙山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这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上的花菇原料——青冈和阔叶林木树众多。面对这一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2017年11月,周光旭就买回打青冈等树木的机器,建立体菌棚,从山上砍回青冈树碾成颗粒,从湖北金山市引来花菇菌种开始培育花菇菌棒。由于一根花菇菌棒的成本需要6元左右,为了先打探市场对花菇的接受程度,周光旭采取试种方式,只培育了5000根菌棒。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培育后,今年10月,周光旭试种于立体菌棚的花菇开始上市。让他高兴的是,由于他的花菇在纳溪市场独有,加之花菇品质上乘,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每天鲜花菇产量仅有50多公斤,护国镇上的3家餐厅老板上门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给予全部订购。
销售不愁 扩大规模
“现在看来,我的花菇种植基本成功了,在销售上也不愁,进入12月我就要着手培育明年的花菇菌棒了。”周光旭说,今年周边村民看到他试种的花菇带来了丰厚利润,现在村里也有6户村民已向他预订了1.2万根花菇菌棒,加入他的花菇种植致富路。
周旭光告诉笔者,花菇管理技术简单,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只需防止因温度过高烧袋和适时为菌泥加水保持湿润就行。花菇生产期从上年10月至次年3月可达半年,一根菌棒可产花菇2.5公斤,平均按12—16元/公斤计,一根菌棒可实现花菇收入24—40元,除去原料和人工管理等生产成本,一根花菇菌棒有10—20元的净利。
面对村民开始参与花菇种植,这些天周光旭在当地政府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启动了 “泸州护国花菇种植专合社”的申办工作。周光旭告诉笔者,专合社成立后,他们就将采取 “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专合社帮助村民建立统一的大棚,统一技术管理,产出花菇也由专合社直接对接市场,统一价格销售。“随着花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专合社也将及时新建冷库、烘干厂,并依托村里的电商服务站,采取‘线上+线下’的经销模式,真正让每个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家庭,个个都能从花菇种植中获得持久的丰厚回报,实现增收致富。”周光旭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