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90后小伙赵凯返乡创业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放弃了安逸的城市生活,毅然回乡接手父亲的鱼塘,并独辟蹊径大胆尝试着养南美白对虾,将特色水产养殖办得风生水起,他就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新安镇90后小伙子——赵凯。
笔者见到赵凯时,他正在给南美白对虾撒食。略显消瘦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透出一股朴实、刚毅、自信的神情。经过去年一年的试养,赵凯发现这种虾投资小、效益高、对当地气候适应性好。今年,他大胆投放了十万尾虾苗。目前,这些虾已长到三公分左右,预计中秋节就可以上市了。“保守估计这十万尾虾的效益在四到五万元。”赵凯对笔者说。
“我们这里靠近乌梁素海,有天然的饵料、丰富的水资源,具备非常好的养殖条件,我就想着把这儿的特色水产养殖业搞起来。”这正是赵凯回乡创业的初心。抱着这样一颗初心,28岁的赵凯于2015年回到家乡,接手了父亲经营了20多年的鱼塘,开始了特色养殖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乌梁素海沿岸有许多农民以水产养殖业为生,赵凯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多年来,他们所养的品种除了草鱼和鲤鱼再没有其他品种,辛苦一年下来,除去开销,收益不高。赵凯回乡后,首先对周边市场进行了一番考察。经过调查,他发现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较为稀罕的水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于是,他说服父亲尝试特色养殖业。他认为,“只有走特色养殖的路子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跟得上市场的变化,才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赵凯的第一次尝试是从养螃蟹开始的。养殖成功之后,他又先后引进了罗非鱼、中华鲟等高端品种。他运用在互联网上学到的知识,将过去几个独立的小鱼塘合并,开挖成内部深浅度不同的大鱼塘,利用自然造浪的方式供氧,既省去了供氧的劳作和费用,还提高了鱼的成活率。他还承包了鱼塘周边的农田,自己种植无公害玉米,作为养鱼的饲料,保障了鱼的品质。在他的努力下,短短两年时间,鱼塘的收入较过去翻了一倍。
创新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今年春天,赵凯以每斤40元的价格从广州引进了一批小龙虾进行试养,没想到,因小龙虾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导致养殖失败,投入的两万多元都打了水漂。但赵凯并没有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在以后的养殖中就会更加谨慎,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周全。”赵凯表示,他会一如既往沿着特色水产养殖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为了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提高群众的收入,赵凯联合村里的养殖户,创办了“乌拉特前旗赵凯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旗农业部门在赵凯的合作社设立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点,由赵凯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最新的养殖技术。“我希望能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品牌。”赵凯信心满满地说。
此外,赵凯还将自家产出的鱼粉无偿送给村里的贫困户,免费为贫困户加工饲料,帮助他们发展养鸡业。如今,赵凯的鱼塘一年的收益达到20多万元。看好当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良好机遇,赵凯又建起了渔家乐,并在鱼塘周边设置了多个垂钓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垂钓。他要在220多亩鱼塘上,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美好的青春。
下一篇:发展暑期休闲农业怎样才能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