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李玉秀种葡萄年纯利润20多万
山东郓城县潘渡镇樊楼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里的大老爷们大多出去打工,留下的女人们,除了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管理自己的几亩薄地,虽然有些空闲,但也在家门口找不到挣钱的门路。然而,这一切因为李玉秀的大胆想法发生了改变。
外出打工不方便
大胆创新种葡萄
7月7日,记者来到樊楼村的葡萄大棚。李玉秀在地里忙着摘葡萄,不远处几位游客正在采摘。“她家的葡萄不使用农药、化肥,上的都是鸡粪,这样的无公害产品家人吃着放心,而且葡萄酸甜可口,还没有籽,孩子们也很喜欢吃。”一位领着孩子的妈妈说。
“运到市场上销售8元一斤,采摘一斤10元钱,大家还是愿意自己来采摘。”李玉秀说,6月份,在为村平台和微信里,预定出去了有三四百斤,现在每天能有十来波人来采摘。
今年29岁的李玉秀之前是纱厂的一名管理人员,有了孩子以后,纱厂三班倒的作息时间让初为母亲的李玉秀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更好照顾家庭,她只能辞掉工作,专心在家。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支出也越来越多,单凭丈夫一人的工资,还有家里的几亩地,李玉秀这个巧媳妇也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计。
怎样才能为家里分担点负担呢?手头又没有多少积蓄,要干什么呢?李玉秀陷入了沉思。朋友小丽的一张微信朋友圈照片让她有了想法——农家采摘。李玉秀想: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家里的地呢?说干就干,李玉秀将自己办采摘园的想法跟家人商量,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2015年,利用自家闲置的3亩地盖起了大棚,李玉秀购置了葡萄苗,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
美滋滋盼丰收
一场雪压塌棚
“种植葡萄需要耐心和细心,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李玉秀托起一串紫莹莹的葡萄说,“别看现在大棚做得这么好,其实起步的时候很艰难,让我们一度想要放弃。”
大棚建成的第一年,买来葡萄苗后,李玉秀一家兴高采烈地开始插苗了。她每天都去大棚里修剪枝叶,美滋滋地盼望着葡萄赶快结果。“当时为了跟小鸟抢果吃,我真的是吃住都在棚里,连带着孩子现在也爱往棚里钻。”李玉秀笑着说。但当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差点击碎了她的致富梦。
201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场大雪不期而至。牵挂着大棚的李玉秀,一早就到了地里——大棚塌了。看着倒塌的大棚,李玉秀哭了,本不富裕的家庭能抗住这个沉重的打击吗?当时家人商量放弃种植葡萄,因为实在拿不出钱来再修建新的大棚。李玉秀沉默了,入夜,她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她照顾葡萄的一幕幕画面……不行!她擦干眼泪下定了决心,就是再苦再难也要继续种下去。当她告诉家人这个决定的时候,丈夫樊江峰说:“没关系,干吧,不闯一闯怎么知道行不行?”
重建大棚四处筹钱
千辛万难盼来丰收
为了重建大棚,李玉秀一家走上了四处借钱的路,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被借遍了,终于筹足了购买大棚和果苗的钱,但是又一个难题摆在她们面前——建大棚的工钱怎么办?李玉秀咬咬牙和丈夫决定自己建!她和丈夫去附近的村庄学习怎么建大棚、怎么管理大棚,每天起早贪黑。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两个大棚、两个小棚一点点建了起来。
2016年,李玉秀的葡萄大棚迎来了挂果的第一年。看着紫莹莹的葡萄串,全家人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络绎不绝的采摘游客,更激发了李玉秀的创业斗志,全家人一合计,决定流转周边的土地,扩建葡萄大棚的规模。就这样,这个敢想敢干的女人奔着做就要做好的目标,将自家的葡萄大棚从之前的3亩扩展到了如今的36亩,全年的纯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