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蛭赚钱吗?2017年水蛭养殖前景及成本分析
水蛭从古至今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同时也是亳州药材大市场的重要药材之一。多年来,亳州药材大市场的水蛭主要来源于渔民的天然捕捞。但近几年,随着水蛭天然捕捞量大幅减少与市场需求量增加,人工养殖水蛭规模逐年扩大。水蛭养殖是现代水产行业的新生事物,作为中国药都的亳州市水蛭养殖和市场销售前景更为广阔。
目前市场上的水蛭以野生为主,人工养殖家养的较少,受大量捕捞和水资源污染双重因素的影响,野生水蛭资源逐年萎缩。近年,由于水蛭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并应用于治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等疾病,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存在。在野生水蛭资源不丰和高价刺激下,人工养殖登上舞台。但由于目前没有完整的人工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加上捕捞人工成本和较高的成本投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其次,水蛭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养殖两年以上才能性成熟开始产卵。再次,近年来,水蛭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部分人不愿意养殖,种种原因导致市场上人工养殖的水蛭极少,无法及时解决供需矛盾。只有通过人工养殖才能缓解目前水蛭紧缺的状况。
制约水蛭发展的因素
引种的品种问题虽然水蛭品种很多,但人工可养殖的水蛭品种是金线蛭,它是宽体金线蛭、光润金线蛭和尖细金线蛭的统称,最适宜人工养殖的只有宽体金线蛭,其他品种效益并不太好,因而在引种时要加以鉴别。
引种的效益问题由于价格攀升,水蛭成了低价高效的养殖项目,但也并不是效益都非常好。通常可见到一些销售苗种的单位和个人用养殖效益不好的苗种来冒充优质或提纯的良种,结果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
引种的规格问题水蛭生长两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体重在15克以下时不引种,6月以后不引种,以免引进已排过卵的蛭或幼蛭,导致当年不见效益。
炒种问题由于水蛭的优质苗种相对比较难得,一些不法机构会利用人们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来进行炒种谋利。因此,建议初养的养殖户可以采取用自培、自育的苗种来养殖,逐渐扩大养殖面积,减少损失。
市场因素作为新兴养殖业,水蛭养殖的发展还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虽然水蛭紧缺,但市场并非敞开收购,药商以自己的销路为前提收购,各级药材站也是根据上一年医院的用量以销定购,这就使很多人对水蛭的市场把握不准,最终低价出售。目前,全国最大的水蛭销售市场——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有多位经销商在收购水蛭。尽管如此,仍需要水蛭养殖户到药市亲自考察了解情况,再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以确保养殖致富。
技术要素作为特种养殖品种,过去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目前开发养殖时间也不长,因而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时,由于水蛭放养密度大,对饵料和空间的要求也大,如果养殖技术不过关(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都会导致养殖失败。因此,在实施养殖前应加强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少量试养,待充分掌握技术后,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养殖水蛭注意事项
一是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计划养殖前先参加学习培训,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再动手养殖。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具体气候和水域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合水蛭养殖池塘,节省建设投入,降低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积极培肥水质,为水蛭提供天然饵料。但要控制肥料施用的质量和次数,确保水质和饵料丰富,但不宜过肥,否则容易造成水蛭缺氧,从而影响其的生长发育。
四是合理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本地天然饵料资源。
五是要有合适的苗种来源。野外采集要注意品种选择。
六是做好水蛭病害防治工作。遵循水蛭的生活习性和生病规律,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促使水蛭健康成长;在水蛭生病后,切忌盲目用药或乱用药。
水蛭养殖成本
水蛭的养殖成本就以5亩养殖面积来计算,租赁土地资金约0.3~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250公斤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费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当然,投资大小也就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1亩所投放的水蛭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蛭繁殖了,幼苗长大了,才可以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