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鹌鹑  xxx  养狗  小龙虾  水蛭  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锟饺碉拷

山东曲阜孔凡来大棚种桑葚每斤售价50元

50元一斤的桑葚,30元一斤的李子,20元一斤的葡萄,听到这样的水果价格,很多人会想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进口”,一个是“洋气”,殊不知,这些看上去外表丑陋的水果,不仅是曲阜原产,更自带“绿色”“无公害”等属性,创造出了本地水果的小奇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简单种什么、怎么种的转变,在食品安全成为必然诉求的当下,还需要树立整体生态观念,主动适应市场,学习符合时代需要的品牌打造、市场营销方法。”作为一名1988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果蔬专业的科班生,孔凡来20多年如一日地扎根果园,用“丑果果”这一品牌做起了“绿色种植+品牌创建+现代营销”的400亩果园的改革实验,也切身感受到了改革过程中周边果农“坐看金山守土山”的步履维艰。
  50元一斤的桑葚卖到手软 无“绿色”不“农业”
  早春日暖,花果飘香。日前,在杏花、桃花含苞待放的曲阜市吴村镇“丑果果”生态农业基地,专门种植有机桑葚的大棚里已经硕果累累,一串串紫红的桑葚悬挂枝头,入口酸甜交错,风味十足。作为基地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这种几乎没“吃”过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小果子不仅直接卖上了50元一斤的高价,更是足不出园就供不应求。
山东曲阜孔凡来大棚种桑葚每斤售价50元
  和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桑葚不同,基地种出的水果卖相多不怎么好看,孔凡来也因此给自己心爱的果子们取了个“丑果果”的名头。在他看来,瓜果看品质不看丑俊,苹果不套袋才能吸收雨露精华,成就绝妙口感,虽然红的不那么均匀;地瓜施上蒸黄豆做成的有机肥,色泽才红亮、味道才甘甜,虽然难免有那么几个虫眼……7大类300种高品质水果的孕育,不只源于遵循自然规律的种植方法,更在乎绿色生态体系的构建。
  “使用高毒农药,杀虫也杀地,害虫的天敌没了,虫害就会更加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孔凡来一边往挂在果树枝头的饮料瓶里加入糖醋汁,给喜欢甜味的害虫布下天罗地网,一边告诉记者。育果先育地,要让水果绿起来,先得恢复土地本来面貌,于是“丑果果”不惜水果限产、劳动加倍的阵痛,从2004年开始养地:不施化肥,喷洒少量可直接饮用的生物农药,不打激素,不用除草剂。终于,土地在2009年前后基本恢复至原生态,各种微量元素、酸碱度回归正常。
  2010年前后,一种威胁苹果生长的害虫苹果潜叶蛾定期在5月下旬大规模暴发,全省种植户受到普遍影响,不同程度减产。而“丑果果”,由于生态链健全,苹果潜叶蛾的天敌寄生蜂成了天然的除虫小能手,果园一滴杀虫剂没用也未发生虫害。根据去年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课程的调研结果,“丑果果”的生态平衡在全省果园中位居前列,害虫的天敌最多,形成了符合绿色有机种植的良性生态循环。
  “绿色、无公害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在孔凡来看来,而从少用化肥农药、减少农残向整体绿色体系构建的转变,则是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格局。
  “坐看金山守旧山” 果农见钱也不眼开
  果丑价美质更优,“丑果果”的“绿色价值”直观地反应在果品价格和市场需求上。50元一斤的桑葚、30元一斤的李子,20元一斤的葡萄,不仅没有吓退客户,反而凭借安全卫生口味好的优势,吸引来了足以消化掉所有果品的采摘户。
  扩大绿色水果种植,让更多人吃上无公害水果,不是“丑果果”200亩土地能实现的。于是,孔凡来主动承担起吴村镇林业站站长的职务,一方面培育、推广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投身果园开展广泛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合作种植的方式,寻求扩面。
  2005年,孔凡来到上海引进了远近闻名的“锦绣黄桃”,试种成功后找了三四家大户尝试合作种植。“简单地说,就是让果农按我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订单种植和收购。”谈起连续3年的实践,孔凡来显得有点泄气,他说,本以为只要盯紧种植环节,跟进农技指导,就能收获同样的果子,可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吴村镇是典型的山区镇,几乎家家种果树,但果农多半是50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了多赚俩钱、提高产量,合作农户并不完全按照孔凡来的方法种果树。偷偷喷洒农药、使化肥不说,该留一个果的非得留俩,诸多小细节累积起来,种出来的果子慢慢就变了样。再加上果农不愿意花五六年时间去涵养土地、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一时间,果树管理要求高、生物杀虫费用高、产量控制要求严的“绿色种植法”显得难以复制。
  “比起平原种植的一麦一棒,种水果还是有一定收入保障的,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一亩地的葡萄一年能收入4000多块,苹果、梨能收3000多块”,吴村镇人大副主席孔凡琦直言,果农的视野限制了绿色种植的扩面,造成了“坐看金山守旧山”、果农见钱也不眼开的尴尬现象,而极低的镇土地流转率,客观上也增加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难度。
  扩大规模、让绿色蔓延,是生态有机水果发展的不二选择。万般无奈下,“丑果果”于去年着手被动扩面,在镇里东拼西凑挤出200亩土地,可依旧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孔凡来说,相比种植粮食和蔬菜,种植水果是最难产业化的,政府引导和企业投资势在必行。
  果园里玩转“粉丝经济” 农业改革呼唤更多“城归”
  “大棚桑葚上市了!小伙伴们还不踩紧油门,赶紧来吴村采摘啊!”3月11日,一条桑葚预订的信息从“丑果果”微信公众号上发到万千粉丝的手机上,短短一周时间,50块一斤的桑葚就被订出小百斤。
  捯饬两下手机桑葚就卖出去了,儿子变得“魔法”让孔凡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1990年出生的孔聪大学毕业没多久,就带着对家乡果园的留恋回归故里。可与爱好钻研农技的科班老爸不同,他更爱用年轻人的方式,让“丑果果”的发展变得更顺畅,也更有趣味。
  “桑葚之所以被视为果树种植领域的‘稀罕物’,一来因为产果期短,二来因为储存难度大。通过预订和配送,我们能保证树上的果子一成熟就及时采摘、发货,减少销售滞后造成的损失。”孔聪告诉记者,为了拉长桑葚的销售期,他们专门种植了大棚桑葚,如此以来,3月开售的桑葚正好接上4月成熟的大田桑葚,有效延长了销售时间,也为营销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对冲日趋严重的农民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利影响,要用好在城市受过现代产业训练后重返农村的“城归”,他们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合适种子。孔聪在“丑果果”品牌打造和运营思路上所作的变化就是个极好的印证。
  新果园整装待发,而种植规模的扩大则预示着销售量的成倍增加,对此,孔聪的小算盘早已经从心里打进现实。他一方面顺应互联网新媒体应用的潮流,积极筹划各种粉丝活动;另一方面坚持对接实体,于去年底在上海“‘我厨’生鲜配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别家的地瓜5毛6一斤,贴着“丑果果”商标的却卖到了3块5,且有多少收多少。
  “我们正在开发‘丑果果’自己的深加工产品,桑葚酒进入筹备阶段,地瓜脆片已经做出成品。”孔聪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当父亲对绿色水果的坚持与他现代化营销思路相结合,“丑果果”从果园走进商超、端上更多人家餐桌的进度一定会加快。
桑葚种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