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小龙虾  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锟饺碉拷  养狗  水蛭

湖南凤凰县:果树种植成菖蒲塘村农民致富好项目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被视为实现精准扶贫、提升扶贫效果的实施路径。但合作社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资源不足、人才匮乏、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湖南凤凰县一个山沟里的穷村,通过能人带合作社、合作社传帮带农户,走上了一条立足果业又跳出果业谋发展的小康之路。
湖南凤凰县:果树种植成菖蒲塘村农民致富好项目

6月上旬,王帮忠从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出发,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北京。虽然离柚子、猕猴桃上市还有几个月,作为菖蒲塘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他要到新市场探路,为今年扩大规模种植的柚子、猕猴桃趁早打开销路。

田香群则从贵州出发,回到菖蒲塘村。身为菖蒲塘村女子嫁接服务队队长,除了将带领女队员、在外忙嫁接一年的200多万元收入带回来,还要回村给猕猴桃树剪枝。

“多年来,正是靠着科技和市场,菖蒲塘村生态果业发展从无到有,村民得以摘掉‘穷帽子’。这两年,菖蒲塘水果的名气越来越大,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甜蜜了。”说起菖蒲塘果业,菖蒲塘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安全喜笑颜开。

用科技学科技 果业在山沟里扎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凤凰县的旅游已风生水起时,距离县城仅7公里远的菖蒲塘村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土家族穷山村,山多地少,种水稻三年两不收。

从种水稻、玉米到改种水果,菖蒲塘村没少尝试。1985年,从浙江宁海引进宫川蜜橘成功后,哪里有既适合村里种植、又有市场的新品种、好品种,菖蒲塘村就争着去引进试种:湘西椪柑、“米良1号”猕猴桃、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四川广元苍溪红心猕猴桃等都获得成功。

让村民颇为自豪的是,在菖蒲塘村,引进一种水果,只需带几根枝条,一两年就可形成规模,而且水果品质好、口感好。

“制胜法宝就是我们村人手都有的嫁接技术。”42岁的村民田小钧告诉记者,“我15岁开始学嫁接,我的师傅就是我的母亲,而我母亲的师傅则是村支书王安全。”

在村民眼里,王安全不仅是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还是村里生态果业的科技总指导,几乎全村人的嫁接技术都传自于他。今年65岁的王安全在19岁时便通过县农业局开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初学果树嫁接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王安全不断改进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大家都还在用枝接法嫁接时,他已经带着村民改用芽接法,使芽接法技术在湘西当地领先使用近10年。由于采用芽接法,果树嫁接的成活率更高、盛果期提前,果树品种更新换代更快。

合作社传帮带 一批现代农业人才长起来

这些年,王安全带领合作社成员走南闯北,为全国各地的果园提供嫁接服务。

“没想到,以前卖苦力,现在还吃上了技术饭。”田香群告诉记者,15年前她以为嫁进“穷村”,在如今看来是嫁对了。一嫁入菖蒲塘村,她就开始学嫁接技术。2006年,一位四川的果业老板慕名到村里寻找嫁接员时,她和一帮子村民被高薪聘请到四川嫁接果树。

现在每年的冬春之际,田香群和不少村民都会接到各地的订单,短短3个月,辗转于陕西、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一个女子嫁接员就可以挣回2~3万元。

好技术带来高效益。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跟着学、跟着干,目前,仅凭嫁接服务这一项,村里就可赚400多万元。

嫁接技术不断传承的同时,也“嫁接”了一批现代农业人才。2002年,王安全获得中级农技师证书,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专家”。继他之后,村里苗木合作社理事长丁清清也获得中级农技师证书,还有12位果农获得初级农技师证,成为“职称”农民。

果树种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