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变废为宝:如何用猪粪赚钱?猪粪能养蚯蚓吗?
粪水变清水猪粪做肥料
生猪养殖中,猪粪猪尿等排放导致的污染,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水质。福建省闽侯县福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行“猪-沼-林”模式,能使粪水变成清水用于灌溉,干湿分离出来的猪粪可以做成化肥,实现了变废为宝和生态循环。
走进福丰农业养殖基地,仿佛走进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弯弯曲曲的小湖,玉兰花遍布四周,靠近办公楼的湖心还有一眼人工喷泉。公司负责人称:“这股‘清泉’在处理前,就是猪舍排出的黑臭粪水。”
走进猪舍也没有闻到明显的异味。“猪舍内安装了漏缝地面,可以轻松实现干湿分离。”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这样的装置,猪粪猪尿自动漏进粪尿沟,使猪粪容易收集,而猪尿通过管道流进处理设施。
固液分离后的污水,会通过厌氧池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能直接供生活用气使用,也能用于发电,在冬季还能为小猪保温。”福丰农业的工作人员说,从这个意义上看,猪粪水就是宝。
据介绍,处理后的末端污水,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水处理后虽然能达标排放,但我们并不外排。”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水会用于茶园、蔬菜和生态林木等的灌溉。
而分离出来的猪粪固态物,在有机肥厂经过混合、堆肥、发酵等工序处理后,又可以生产有机肥,用于园内蔬菜的种植。“我们的菜都是纯天然无化肥的,自己吃着也放心。”公司员工称。此外,利用处理后的水,福丰农业还养起了鱼,“这些处理后的污水,浮游生物丰富,是鱼类天然饲料。这样整个养殖过程基本不用投放饲料。”
“放对了地方,猪粪猪尿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公司负责人认为,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养猪场就能成为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保障青山绿水。
猪粪还田有“三赢”
在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戴南村的如东颐园生态养殖场内,场主缪爱明在地里查看树苗的长势。他创办的养殖场坚持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的路子,将猪舍的猪粪还田养林,实现了环保、养殖与种植的“三赢”。
2013年,从事饲料生意已有10多年的缪爱明忽然生出一个想法,既然自己有着多年卖猪饲料的经验,为何不养殖生猪呢?与其他人先计划进猪不同,缪爱明首先考虑的是猪粪的处理问题。考虑到猪场周围需要绿化,而猪粪又是一个很好的养料,他觉得应该把种树和养猪结合起来,既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带来新的利益。
2013年下半年,缪爱明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在戴南村建设猪舍,又流转100亩土地,种植栾树、合欢等树木4万多棵,开始了他的养猪种树之路。
创业初期,缪爱明的工作重心偏向养猪。2014年2月,他进了一批仔猪,由于忽略了仔猪对猪舍的温度要求较高,导致刚引进的仔猪拉稀不进食。在给生猪打针后,他发现有的猪能治愈,有的却不行,严重的就在原地打圈,身体不停地抽搐,见情况不妙,缪爱明立即请来技术人员,经检查得知,猪感染了脑炎型链球菌,通过技术人员的用药,猪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缪爱明说:“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这种病有的表现在关节上,有的表现在脑神经上,我们没有及时用对药,耽误了治疗,前后十几天的时间,我们损失很大。”所幸,他及时找到问题的根结,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慢慢地,缪爱明在养殖上已经得心应手,现在将重心逐步转向树苗的栽种、施肥和管护。他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施肥树苗的长势。通过摸索,缪爱明的生态养殖场渐渐走向专业化,先是利用吸粪机将猪粪引入发酵池进行发酵,然后再将“肥料”配给每一块农田。在他的生态园内,从未有过猪粪直排的现象,不仅将猪粪变废为“宝”,还能做到定量施肥,满足树苗的生长需要。
今年,缪爱明一鼓作气,扩大了养殖规模,生猪的出栏量达到4000多头,“猪多了,猪粪也会多,我想我又得种树了。”
养猪两千头猪粪年收两万元
浙江省苍南县赤溪镇的沛民生猪养殖场,采用了“干清粪”工艺和农牧结合的生态生产模式,使生猪的排泄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干湿分离出来的猪粪变身有机肥,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眼下正是高温酷暑天气,走进沛民生猪养殖场,并没有闻到想象中的粪臭味。只见不同阶段的猪分别在各自的猪舍内或站或躺,悠然自得。养殖场负责人王支沛介绍,他原先的养猪场因为离住宅区太近而被拆除,三年前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目前猪场内存栏生猪2000余头。据王支沛说,经过多方改良,目前他的养殖场采用了“干清粪”工艺,按照“干湿分离”原则对猪的排泄物进行处理。猪场工作人员每天先将猪粪清扫出去,再用水清洗猪舍,保证猪舍地面干净整洁。“现在猪场最明显的变化是冲洗用的水减少了一半,猪场也没以前臭了。”
沛民生猪养殖场还配套建设了粪便堆放场、厌氧池和沼气池,回收的粪便堆积发酵后可作为有机肥供附近的农户用于中草药和果树的浇灌;冲洗产生的污水经管道或暗沟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充分发酵后排入消纳耕地。王支沛说,以前猪粪不能利用的时候,得付清粪的钱和挑粪的钱,现在只需要雇用劳动力清扫猪舍就可以,挑粪方面不但不用支出,还有收入。一年下来经发酵处理过的猪粪产生的利润有2万多元。
笔者从苍南县畜牧局获悉,2015年该县生猪存栏数量为8.5万头,猪、牛、羊等畜禽年排污量约为16万吨,废水日排放量为6000立方米。“这16万吨畜禽排泄物如果处理不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苍南县畜牧局局长廖礼芬说。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该县开始大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划定了禁养、限养、适养区,并对现存养殖场着手进行升级和改造。2014年该县有28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生猪养殖场完成了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升级。
“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升级,能够实现污染零排放,畜禽排泄物不会对水体和环境产生污染,又能得到很好的有机肥,实现了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廖礼芬表示。而养猪环境日益变好的沛民生猪养殖场正是该县大力开展农牧结合生态设施化改造升级的典型示范。
猪粪养蚯蚓“拱”出生态致富路
养猪是江苏省如皋市农村重要的营生手段。“猪儿壮,把钱赚。”养猪使不少农民致富,不过,养猪形成的粪水也污染了农村的环境。猪粪除了肥田之外,还有什么用处呢?在东陈镇石池村,就有人将臭烘烘的猪粪变废为“宝”,用来养殖蚯蚓。而这些被猪粪滋润的小蚯蚓,不仅“拱”出了循环生态链,更“拱”出了一条致富路。
在石池村,有这样一块土地是非常特别的,土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地里养殖的是我们常见的蚯蚓。在这个蚯蚓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往地里加猪粪。“正常的15天加一次粪,温度高的时候,蚯蚓吃得快,就要多加。”基地工作人员说。
印象中,猪粪都是臭烘烘的,但站在遍是猪粪的蚯蚓养殖基地里,却闻不到一点臭味儿。“猪粪都是经过发酵以后才下田的,当然不臭。要不然我们还不得有意见啊。”工人乐呵呵地说。
提起这80多亩的蚯蚓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薛成华喜上眉梢。他扒开稻草,里面深红色的蚯蚓一个劲儿的往外冒。薛成华说,吃猪粪长大的蚯蚓繁殖更快,生命力也更强。“猪粪都是从周边各大猪场拉的。”
薛成华说,以往猪场的猪粪大多卖给农民堆肥使用,一吨也就卖几十块钱,由于无法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如今,他将这些猪粪高价回收养殖蚯蚓,既实现了猪粪无害化处理,又让猪粪实现了增值。
石池村党总支书记张建介绍:“村里有个万头养猪场,猪粪的味道让村民怨声载道。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进了养蚯蚓的项目,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功效。”
“目前,一亩地年产蚯蚓四五千斤,效益在3万元以上。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用于喂养刀鱼、鲥鱼等。”薛成华补充道,如今不仅蚯蚓销得好,连蚯蚓排出的粪便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这条农业生态循环链,着实让他尝到了甜头。
上一篇:[每日农经]受青睐的高产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