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县吴正权带着农户种植油牡丹走上致富路
吴正权向记者介绍基地基本情况。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家里的土窝窝。”外出务工的20余年里,吴正权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心想回家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推动家乡发展,让更多的家乡人走上致富路。
吴正权,男,汉族,生于1973年12月,家住金沙县茶园镇石钟村和平组,现任金沙鑫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茶园镇石钟村名誉村主任。
吴正权初中未毕业,就外出福建、广东等地打工创业,先后涉及外贸经营、皮革加工、化妆品销售等多个行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平日里,只要有空闲,他都会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关注家乡发展,目的就是抓住良好的政策机遇,回乡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展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互联网得知贵州正在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并出台了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心中暗自定下了回乡创业的决心。借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他参加了茶园镇组织开展的“返乡人士新春茶话会”,对茶园镇产业发展规划和金沙县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2013年,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他将广州经营的事宜安排妥当后,自己毅然回乡创业,注册成立金沙鑫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只要认准目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吴正权在二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
吴正权正检查牡丹长势情况。
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生态、优质的山地农业才能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的模式。公司成立了,发展什么呢?这是摆在吴正权面前的第一大难题。怀着自幼对牡丹花的喜爱、崇拜以及经营牡丹延伸产品的经历,发现牡丹不仅可以“观其美”,还可以“致民富”。于是他邀请专家先后到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安徽铜陵、河北柏山以及陕西汉中等地考察中国牡丹建设情况,并通过引种实验,最终选定山东菏泽具有油用开发商业价值的凤丹和紫斑两个油用牡丹品种发展种植。
发展方向和品种确定了,但是如何选址呢?他花了差不多2个月左右的时间走遍茶园镇的山山水水,初步选了3个点,于是邀请专家对3个点的土壤、气候、水源等进行综合化验分析,最终把牡丹花种植基地核心区选定在茶园镇石钟村毛栗坡。基地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规划用地16平方公里,以油用(药用)牡丹良种栽培及精深加工为主,以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为辅,具有生产科研、科普培训、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计划投入资金3.8亿元。
目前基地已开工建设,于2017年全部建成投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大力协调和帮助下,已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牡丹3500亩,建设办公房500㎡,广场2500㎡,机耕道29.2km,生产便道58.4km,干渠29.2km,支渠58.4km,30m3蓄水池73个,提灌站(1座灌面2500亩)2个。为了解决在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减少损失和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以前光秃秃的毛栗坡,在吴正权的精心栽培下,每当3月的春分拂来,基地里牡丹竞相开放,花开遍地,香飘四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前基地有员工60余名,管理人员12名,高峰期可解决50余户200余人增收致富。吴正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忘我的拼搏精神换来了累累硕果,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和好评,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2013年12月,该公司获毕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14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吴正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建成4000平方米精加工基地1个,并配套建设农业观光体验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油用(药用)牡丹研发中心、牡丹种植资源圃、油用(药用)牡丹良种繁育中心、牡丹花园酒店等8个附属设施。基地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油用(药用)牡丹优质种苗780万株,年产油用(药用)牡丹籽7460吨、牡丹花瓣1.292万吨、牡丹精油1615kg、牡丹籽油100吨、其他中药材1.45万吨;年接待旅客达到40万人次左右。每年可实现总产值60404.32万元,创造利润18560.29万元。解决上千人就业,直接带动核心区500户以上农户户均增收20000元,人均增收5000元,拓展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