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债困局下的猪企生死劫:谁在悬崖边挣扎
高负债困局下的猪企生死劫:谁在悬崖边挣扎
截至2025年2月,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仍深陷“高负债、低盈利”的泥潭。头部企业中,牧原股份总负债达1153亿元(2023年中数据),新希望负债970亿元,华统股份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4.42%,正邦、傲农等企业因资不抵债濒临退市。这场负债风暴的根源可追溯至2021年以来的猪周期下行:全行业持续亏损叠加激进扩张策略,导致企业资金链紧绷。
1. 负债狂潮:从扩张到失控
2021-2023年,猪企在猪价低迷期(2023年上半年均价14元/公斤)仍坚持产能扩张。牧原股份三年间累计募资超200亿元用于养猪场建设,但其2023年上半年亏损仍达27.79亿元。新希望、温氏等企业同样以“满负荷生产”争夺市场份额,但“以亏损换市场”的逻辑导致短期债务激增。截至2023年6月,20家上市猪企总负债达4565亿元,平均负债率68.47%,其中正邦科技负债率高达160%。
2. 融资断流与偿债黑洞
高负债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融资成本攀升,如华统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超1.46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不足还息;二是短期偿债能力恶化,牧原短期负债535亿元,但可动用资金仅175.5亿元(2023年中数据)。部分企业通过定增、出售资产缓解压力,但资本市场对养猪行业风险偏好持续下降。例如,华统股份2024年定增募资16亿元,但负债率仍高达74.42%,傲农生物则因资不抵债被“ST”。
3. 行业洗牌:幸存者的生存密码
2024年上半年,行业淘汰加速:中小猪企因融资能力弱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则凭借成本控制力(如牧原养殖成本14元/公斤)艰难求生。当前行业已进入“负债淘汰赛”阶段:负债率超70%的猪企仍有7家,包括新希望、华统股份等,而资不抵债的正邦、傲农等已启动债务重组。
?#养猪? ?#养猪人? ?#养猪小课堂? ?#养猪企业? ?#牧原? ?#新希望?
上一篇:开年涨价是健身房的套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