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鹌鹑  xxx  养狗  小龙虾  水蛭  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锟饺碉拷

浙江建德周利红一把扫帚“扫”出致富路

隆冬时节,北风呼叫,万籁俱寂。然而,在浙江建德市大同镇禹甸村村民周利红的家庭作坊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十多个村民正在有条不紊地扎扫帚,他们有的清除竹叶,有的剪橡皮绳,有的捆扎竹枝扫帚…… 今年47岁的周利红说,在材料备足时,熟练的手艺人只要五六分钟就能扎好一把成品扫帚,多的时候一人一天可捆扎七八十把。

浙江建德周利红一把扫帚“扫”出致富路

  一把小扫帚 改变一个家
   禹甸村四面环山,连绵数千亩的山上常年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毛竹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砍伐毛竹时,山上都会留下大量的竹竿竹枝等下脚料,当地不少村民就将它捡来,扎成扫帚,到邻村叫卖,挣点零花钱。
   在那个年代,纯朴、勤劳的周利红父母就是依靠扎扫帚将子女拉扯大,改变了家庭经济,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那些年,周利红的父母经常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白天干农活,晚上扎扫帚,经常忙到三更半夜。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肩挑背扛,走村串巷卖扫帚,挣点辛苦钱。
   提起当年扎扫帚的经历,周利红的父亲、现已81岁的周金海说,那些年,全村扎扫帚为业的至少有十多户,一到砍毛竹的时节,村民们都到山上去捡竹竿竹枝回来扎扫帚,毛竹下脚料成了抢手货。为了寻找足够的原料,他和妻子常翻山越岭到周边的竹林中去寻找。夫妻俩常常是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摘个野果啃一口,挖块地瓜来充饥,总要忙到天黑才回家。卖扫帚也是件辛苦活,那时没有车子,交通又不方便,他们只能靠步行,背着扫帚沿村叫卖,有时一天要走三四十里路。后来,有了自行车,三轮车,卖扫帚也就轻松多了。
   周利红的父亲依靠扎扫帚、卖扫帚,积累了一些钱,安装了全村第一部电话,随后又建起了三层楼的洋房,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殷实,成为当地最有名的“扫帚王”。
 
  建起手工坊 带着村民干
   19岁那年,周利红高中毕业,选择外出闯荡,跟朋友到杭州等地打工。在外漂泊了几年后,他又回家从事养鸡养猪等行业,都因为缺少养殖技术而以失败告终。
   2006年,周利红的父亲到了古稀之年,健康状况大不如前,母亲又患上了心脏病,眼看家里扎扫帚这门手艺后继乏人,两人十分担忧。“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家人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靠扎扫帚一步步改变,这份手艺不能丢啊!”周金海对周利红说。
   周利红也觉得放弃这门老手艺可惜。考虑再三,他决定接手父亲这门手艺。由于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对扎扫帚从选材、加工、捆扎到打包等每道工序也耳濡目染,一学就会。在生产中周利红发现,如果还是依照父亲的老思路来从事扫帚生产,只能是小打小闹,很难有新的起色。只有打开门路,扩大市场,家乡的扫帚才能“扫”出新天地,才会有希望与奔头。
   2006年春,一个偶然机会,周利红在朋友帮助下,与新安江城区一部门达成了扫帚销售合作协议。当年,他组建了家庭手工作坊,组织村里一些闲散劳力参与到扎扫帚的队伍中,按件计酬。从此,周利红正式开始了他的扫帚事业,销售量也一年比一年高。
 
  形成产业链 市场销路宽
   在周利红父亲扎扫帚的岁月里,一年销售扫帚的数量也就1000多把,而现在周利红通过家庭作坊式生产,产量上去了,业务范围也扩大到建德几乎所有的乡镇,销量是过去的10多倍,今年销售量已达1.5万多把,产值20多万元。品种除了竹枝扫帚外,还增加了粽片、金丝草及布料等不同品种的扫帚,有精制的,也有粗制的,基本能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求。“现在粽片、竹枝、橡皮绳等扎扫帚的原材料,基本可以通过网上购买,只要一个电话,对方就会送货上门,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靠自己到山上捡拾材料;产品大都是批量销售,月月都有订单,零售仅占30%左右。同以前相比,现在省工省时省力多了!”周利红一脸欣喜地说。
   在生产中,周利红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那就是“扎扫帚虽然看似工艺简单,但要扎好一把扫帚离不开认真仔细,切忌有了销路,忘了质量,质量是信誉和生存的保证”。近年来,周利红的手工扫帚因外形美观,竹丝柔韧,捆扎结实,经久耐用而深受市场的青睐,其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网络、电商及微信等信息平台销售出去,不少扫帚专门销往杭州、金华、衢州等地市场,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风风雨雨半个世纪,一把扫帚两代情。目前,周利红已被大同镇列入乡土人才名录。信心满怀的周利红不仅传承了这门老手艺,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一起走上增收路,用自己精湛的手艺与敏锐的市场嗅觉不断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扫帚加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