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胡发友货车司机变身种养大户年赚50万
12月7日,笔者乘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来到四川省隆昌市胡家镇盘石村2组。放眼望去,一排排白色大棚,绿油油的菜地一眼望不到头。
“这260亩蔬菜,全是胡发友发展起来的,蔬菜基地年产量达1000吨,产值200多万元。不仅如此,他的生猪养殖发展势头正火,是全镇的种植养殖达人。”胡家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发现商机种植蔬菜
“我以前的工作,也是和蔬菜打交道。”今年42岁的胡发友是隆昌市龙市镇人,从事蔬菜种植以前,胡发友在隆昌市范围内跑运输,专门负责帮菜农运送蔬菜。那时,胡发友每天都开着他的货车往返于菜农、菜贩之间,“当时的蔬菜行业很挣钱,政府也相当扶持,种菜的利润很可观。”久而久之,胡发友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他看来,如果自产自销,省去菜农与菜贩中间的差价,那利润不就有了吗?说干就干!2010年,胡发友拿出了自己多年跑运输挣的80万元积蓄,还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钱,共筹集资金近200万元,全部投入到蔬菜种植上来。同时,他四处考察,最终选择在胡家镇盘石村承包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业。
谈到为何会选择胡家镇盘石村,胡发友说:“2007年,洪水淹没了盘石村大部分土地,破坏了全村近百幢房屋。为了重建该村,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了许多项目支持。尤其是水泥路的修建,更是为村里的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我正好看中了盘石村便利的区位优势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成功转型净赚50万元
创业初期,胡发友信心十足。“常常跟种菜的人交流,种植方面的经验自然是积累了不少。”种植过程中,他亲力亲为,与工人们同辛苦共劳作。种植蔬菜容易受天气的影响,胡发友便组织搭建了大棚。“当时搭建大棚每亩需要花费14500元,而政府每亩给予补贴8000元。”这样一来,胡发友只花了6500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节约了不少资金。
前期准备工作就绪,蔬菜栽种完成,干劲十足的胡发友天天到地里转悠,满地嫩苗迸发出的生机,燃起了他心中急切的致富希望。
本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丰收。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胡发友的创业路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顺畅。种植头两年,由于胡发友只将注意力放在了蔬菜种植上,而未能把控好蔬菜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他所种植的菜品过剩,价格大跌,让他两年时间便亏损了30多万元。
“菜价下跌,再加上物价上涨、肥料价格上涨,同样的人工费也很难请到足够的工人。”面对种种阻碍,胡发友并没有气馁,他重振士气,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2013年,胡发友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种植经验;到市场调查,记录对发展种植有价值的信息;引进先进农机设备,节约种植成本……
通过市场考察,胡发友决定在地里种植苦瓜、丝瓜等周期短、用工量少的蔬菜,种植期间,他使用拖拉机开垦土地,在菜地安装喷灌设备,为菜地浇水,节约了人力。不仅如此,镇上的农技人员还专门到现场对他进行技术指导。
经过不懈的努力,胡发友在种植的第三年终于盈利了,地里丰收的蔬菜很快被隆昌市蔬菜批发市场和一些超市批发抢购,2013年,30余万元蔬菜种植纯收入将头两年的亏空全部补齐。一切来之不易,然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而是和往常一样,每天仍然到地里转悠,看看哪里需要浇水、施肥,随时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
“优质蔬菜需规模种植,效益才好。”采访中,胡发友带着笔者参观了他的种植场,莲花白、白萝卜、花菜……菜地里处处焕发生机,蔬菜长势喜人。
在一处空地上,停放着拖车、货车、面包车,每天,胡发友组织工人将大量的蔬菜运往批发市场。如今,他的蔬菜基地年产量达1000吨,产值200多万元,除去人工、农资等前期成本,纯利润可以达到50万元,收入非常可观。
种植养殖齐头并进
笔者随胡发友走进其中一块菜地,他拔下一株小白菜,拿在手中掂了掂,“这株可能就有一斤多,咱们用的农家肥,口感好、色泽好。”说起这农家肥,就不得不提到胡发友的养殖业。
原来,胡发友不仅种植蔬菜,还发展生态养猪,“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0头母猪,年出栏肥猪1000头左右,纯收入高达30多万元。”平时,胡发友将菜地里一些产量过剩的蔬菜拿来喂猪,同时,养猪要产生大量猪粪,他便打了沼气池,沼液用来浇灌庄稼,十分环保。“我走的是绿色发展的道路。”胡发友笑呵呵地说道。
“种菜要善于养地,养猪要懂得猪的习性。”在胡发友看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把握好做事情的要领,干好农业也是如此。据他介绍,猪是杂食性动物,喜欢群居,要一起养,它们才会充满活力,长得更好。
随后,笔者跟随胡发友来到菜地对面的养猪场,猪圈被工人清扫得很整洁,每个猪圈都喂养着好几头大肥猪,头头膘肥体壮。在养猪场旁边,几名工人正忙碌着修建顶棚,“9月份,我请来工人扩建养猪场,还有十几天就要完工了。”谈起未来发展生猪养殖,胡发友满脸憧憬,“希望明年可以将母猪发展到100余头,到那时,出栏率就更高了。